索 引 號 | 11610527Q-2022-000199 | 發布機構 | 白水縣人民政府 | 發布日期 | 2022-04-14 |
2021年,面對諸多不利因素影響,全縣上下認真貫徹落實中省市各項決策部署,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,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,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,對標高質量發展要求,以“十項重點工作”為抓手,以項目建設為引領,以“工業倍增計劃”為核心,扎實做好“六穩”工作,全縣經濟持續恢復,主要行業較快增長,實現了“十四五”良好開局。
一、綜 合
初步核算,全年生產總值93.68億元,比上年增長9.6%。其中,第一產業增加值41.71億元,增長7.2%;第二產業增加值13.72億元,增長33.8%;第三產業增加值38.25億元,增長5.8%。一、二、三產業結構為44:15:41。按常住人口計算,全縣人均生產總值4.24萬元。
全年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41.99億元,占生產總值的44.8%,較上年提高0.3個百分點。
全年共新增“五上”企業11戶,其中工業3戶,商貿2戶,服務業1戶,建筑業3戶,房地產2戶。
二、農 業
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72.16億元,比上年增長7.5%,其中農業產值61.6億元,增長3.7%;林業產值0.58億元,增長31%;牧業產值8.55億元,增長33.5%;漁業產值0.07億元,增長5.4%。
全年糧食總面積37.57萬畝,總產量11.46萬噸,增長0.4%。其中夏糧播種面積15.61萬畝,產量4.15萬噸,增長7.5%;秋糧播種面積21.96萬畝,產量7.3萬噸,下降3.4%。分品種看,小麥產量4.15萬噸,增長7.6%;玉米產量7.02萬噸,下降3.7%;豆類產量611噸,增長2.9%;薯類產量1699噸,增長4.9倍。
主要農產品產量
農產品產量 |
比上年增長(±)% |
|
糧食 |
11.46萬噸 |
0.4 |
夏糧 |
4.15萬噸 |
7.5 |
秋糧 |
7.3萬噸 |
-3.4 |
全年蔬菜面積3.91萬畝,產量8.76萬噸,增長0.2%。
全年水果面積40.64萬畝,產量53.7萬噸,增長3.3%。其中蘋果面積40.43萬畝,產量53.6萬噸,增長3.3%。
全年生豬存欄14.91萬頭,增長13.3%;牛存欄5300頭,下降13.2%;羊存欄3.12萬只,增長0.9%;家禽存欄38萬只,下降34.5%。生豬出欄21.26萬頭,增長70%;牛出欄2938頭,增長17.6%;羊出欄2.72萬只,增長2.3%;家禽出欄13.3萬只,增長4.7%。
全年肉類產量1.76萬噸,增長74.7%。其中,豬肉產量1.65萬噸,增長81.8%;牛肉產量447.2噸,增長21.8%;羊肉產量478噸,增長4.3%;禽肉產量208.3噸,增長10.7倍。蛋產量4182噸,下降1.8%。奶類產量2393噸,下降10.2%。
畜牧業生產情況
產品類別 |
生產情況 |
比上年增長(±)% |
豬年末存欄 |
14.91萬頭 |
13.3 |
牛年末存欄 |
5300頭 |
-13.2 |
羊年末存欄 |
3.12萬只 |
0.9 |
家禽年末存欄 |
38萬只 |
-34.5 |
豬年末出欄 |
21.26萬頭 |
70 |
牛年末出欄 |
2938頭 |
17.6 |
羊年末出欄 |
2.72萬只 |
2.3 |
家禽年末出欄 |
13.3萬只 |
4.7 |
肉類產量 |
1.76萬噸 |
74.7 |
蛋類產量 |
4182噸 |
-1.8 |
奶類產量 |
2393噸 |
-10.2 |
全縣森林覆蓋率19.3%。全年營造林面積6.1萬畝,森林蓄積量20.6萬立方米,林地面積59.42萬畝。
三、工業、能源和建筑業
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1(去年37家)家,增加值比上年增長32.6%。
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3.33億元,比上年增長43.1%。其中,煤炭開采業2.7億元,增長1.5倍;制造業39.14億元,增長41.9%;電力、熱力生產和供應業產值1.49億元,下降6.3%。
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營業收入26.92億元。
全年規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3.68萬噸/標準煤,比上年下降36.8%。規模以上工業用電6482.39萬千瓦時。
全年建筑業增加值0.28億元,比上年增長40.1%。資質以上建筑業總產值0.81億元,比上年增長32.3%;資質以上建筑企業共簽訂合同額0.83億元,比上年增長13.2%。
四、固定資產投資
年末固定資產投資(不含農戶)增長9.3%。其中,第一產業投資下降24.8%;第二產業投資增長1.1倍,其中工業投資增長1倍;第三產業投資下降17.8%。
全年民間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下降4.3%,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.6倍,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下降43.7%,制造業投資下降4.4%。
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比上年增長7.8%;房地產房屋施工面積48.92萬平方米,增長17.2%;商品房銷售面積6.29萬平方米,增長40.4%;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積7768平方米。
五、貿 易
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.93億元,比上年增長9.8%。其中,限額以上企業(單位)消費品零售額12.03億元,增長12.5%。按經營地分,城鎮消費品零售額8.89億,鄉村消費品零售額3.14億元。按消費形態分,商品零售額10.87億元,餐飲收入1.16億元。
六、交通和郵電
全年客運量27.4萬人次,客運周轉量1290萬人公里;貨運量81萬噸,貨運周轉量14980萬噸公里;出租客運量278.88萬人次。
全年郵政業務收入2437萬元,比上年下降2.3%。電信業務收入4323萬元,比上年增長15.3%。年末固定電話用戶數2萬部,比上年增長0.5%;移動電話用戶8.1萬戶,比上年增長16.6%;計算機國際互聯網用戶達3.92萬戶,比上年增長14%。
七、財政、金融和保險
全年地方財政收入1.41億元,比上年增長1.3%;財政支出22億元,比上年下降13.4%。
年末全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110.57億元,比上年增長5.4%,其中住戶存款96.42億元,占存款的87.2%;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46.76億元,同比增長7.4%。
全年保險業保費收入1.15億元,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2956萬元,人身險保費收入8526萬元;保險賠款總額2682萬元,其中財險賠款2407萬元,人身險賠款285萬元。
八、教育和科學技術
年末全縣共有高級中學2所,專任教師413人,班級82個,在校學生3487人;初級中學11所,專任教師754人,班級138個,在校學生6427人;九年一貫制中學1 所,班級4個,專任教師55人,在校學生119人;職業中學1 所,專任教師81人,在校學生1069人;小學21 所,專任教師1081人,班級366個,在校學生15037人; 幼兒園65所,專任教師596人,班級304個,在校學生6978人。全縣高考一本上線407人,二本上線1247人。
全年完成全社會科技研發投入3684.3萬元;上報省級各類科技項目立項2項;上報市級計劃項目立項項目3項;培育高新技術企業1家,培育科技型企業10家企業。
九、文化、體育和衛生
全年先后舉辦了2021辛丑年谷雨祭祀倉頡典禮暨大型原創國際動漫《跟著倉頡學漢字》發布儀式,“四圣故里、山水詩情”2021年研學實踐教育推介活動,建黨100周年綜合文藝晚會、開展了“輝煌百年啟新程 放歌白水頌黨恩”紅歌村歌展演、百幅紅色書畫攝影展、組織百場優秀文化惠民演出、“重溫紅色經典”閱讀實踐活動等系列活動;《千秋倉頡廟》一書已修編完成,開始印刷發行;充分挖掘紅色旅游教育資源,發揮倉頡廟優勢,大力宣傳西北野戰軍指揮部舊址紅色文化。全年共接待中小學生研學團隊35余期;接待部門、單位開展黨史教育紅色游50余期,1800余名黨員干部。
對全縣123個行政村的健身器材使用情況進行了摸排,建立了臺賬,制定了《白水縣維修、改造行政村體育惠民工程方案》;實施了環南社區的健身器材安裝;完善了《白水縣公共體育場館設施免費開放方案》,并安排專人負責,確保了開放服務和開放時長;完善了健身步道和騎行道的資料收集匯總和統計工作,目前我縣健身步道長約21公里,自行車騎行道,共三條線路,合計長約11.98公里;成功舉辦了“我要上全運”系列賽事。
全縣擁有衛生機構179個,其中醫院10個,衛生院14個;設置床位1351張,其中醫院1090張,衛生院261張;共有衛生專業技術人員1502人,其中:醫生367人,醫技人員251人,護士500人,鄉醫384人。
十、招商引資和旅游
全年共有招商引資在建項目63個,實現到位資金78.99億元,比上年增長28%。其中,新開工項目33個,實際到位資金37.02億元,續建項目30個,實際到位資金40.54億元。
全年共接待游客100.9萬人次,旅游總收入5.26億元。
十一、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
全年有效監測天數365天,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達標天數292天,達標率為80.3%,其中優質44天,良好250天。重污染天數7天;綜合指數3.71,下降10.8%。PM2.5年均濃度28微克/立方米;PM10年均濃度60微克/立方米;NO2年均濃度25微克/立方米;SO2年均濃度30微克/立方米。
全年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1起,比上年減少3起;死亡2人,比上年增加1人。
十二、水 利
全年完成水利投資3098萬元,抗旱保灌面積6萬畝,減少受災人口3.2萬人,改善灌溉面積2.5萬畝,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22.28m3/萬元,比上年降低39.8%,全縣用水總量2005萬立方米,治理水土流失面積40平方公里,鞏固提升4.5萬人的飲水條件。
全縣用水總量2005萬立方米,其中,農業用水量1400萬立方米,工業用水量為90萬立方米;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22.28m3/萬元,比上年降低39.8%,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8.18m3/萬元,比上年降低38.8%;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 0.581。
十三、人民生活
年末全縣常住人口22.1萬人,比上年減少2832人。出生率6.98‰,死亡率7.27‰,自然增長率-0.29‰。
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363元,比上年增加2239元,增長6.8%。其中,工資性收入14796元,增長7.7%,占收入的41.8%;經營性收入10552元,增長3.2%,占29.8%;財產性收入2194元,增長5.2%,占6.2%;轉移性收入7821元,增長10.5%,占22.1%。
全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09元,比上年增加1309元,增長10.6%。其中,工資性收入6319元,增長14.2%,占收入的46%;經營性收入3028元,增長0.2%,占22%;財產性收入330元,增長4.8%,占2.4%;轉移性收入4032元,增長14.3%,占29.4%。
全年城鄉居民收入比為2.58:1,比上年縮小0.09。
十四、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
全年城鎮新增就業3951人,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834人,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412人,城鎮登記失業率3.98%。
年末參加城鄉居民醫療保險213176人,其中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險17760人;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144504人,其中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17627人;參保失業保險350人;參加工傷保險501人;參加生育保險12249人。
年末全縣各類養老服務機構7個,養老服務機構床位數1484張。農村互助幸福院85個,城鎮社區日間照料中心11個,養老服務站3個。
全縣共有城市低保戶492戶938人,平均保障標準為每人每月610元差補發放;農村低保4722戶13594人,平均保障標準為每人每年4836元,實行分檔救助,一檔403元,二檔303元,三檔203元。全縣農村特困人員救助(五保)567人,基本生活標準為每人每月525元,照料護理費分為全護理、半護理、全自理三類,按照最低工資標準(1750元)的25%、15%、10%發給照料護理人。
注釋:
1.本公報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,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,存在分項與合計不等的情況;
2. 生產總值、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,增長速度按不變價計算;
3.根據國家統計局規定,從2011年開始,納入規模以上工業統計范圍的工業企業起點標準從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提高到2000萬元;
4.根據國家統計局規定,從2011年開始,固定資產投資統計的起點標準從計劃總投資50萬元提高到500萬元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統計范圍包括固定資產投資和農戶投資。固定資產投資統計范圍包括城鎮項目投資、非農戶項目投資和房地產開發投資;
5. 根據國家統計局規定,限額以上企業(單位)是指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批發業企業(單位)、500萬元及以上的零售業企業(單位)、200萬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飲業企業(單位)。
*資料來源:本公報科技數據來自縣農業農村局;林業數據來自縣林業局;客貨運輸數據來自縣交通運輸局;郵政數據來自郵政集團白水分公司;電信數據來自電信集團白水分公司;財政數據來自縣財政局;金融、保險數據來自人民銀行白水支行;教育數據來自縣教育局;旅游、文化、體育數據來自縣文化旅游局;衛生數據來自縣衛生健康局;招商引資數據來自縣商務局;環保數據來自縣生態環境局;安全數據來自縣應急管理局;水利數據來自縣水務局;城鎮就業、工傷、社會保障數據來自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;醫保數據來縣醫療保障局;社會福利數據來自縣民政局;其它數據均來自縣統計局。
主辦:白水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:白水縣大數據中心 辦公地址:白水縣東風路鑫源大廈5樓
白水縣政府辦公地址:白水縣新興路009號 聯系電話:6155900
陜ICP備11002871號-1
陜公網安備 61052702000101號 網站標識碼:6105270004
運維電話:0913-6155350 E-mail:sxbszf900@163.com 您是第位訪問者